4月25日,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职协”)在厦门召开职业技能培训与评价类社团组织经验交流会。会议以“贯彻落实人社中心工作,深化服务会员与行业协同”为主线,旨在搭建全国职业技能培训类协会交流平台,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来自部分省市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评价类社团组织参加了会议,安徽、广东、四川、贵州、深圳、福建、广西等地职协,就自身工作特色成果与经验和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行了分享交流,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聚焦使命:强化党建引领,服务人社大局
宋娟副会长在开场致辞中强调,此次座谈会是落实人社部关于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她指出,当前全国职业技能培训类协会虽名称不一,但职能高度聚焦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培训与评价”,此次会议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各地协会互学互鉴,将“服务人社中心工作、服务会员”的要求转化为具体实践。
中国职协会长耿文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王晓萍部长在部属社会组织和主管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会会议精神,耿文清会长强调,各地职协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确保正确发展方向;进一步发挥“桥梁”作用,增强人社工作影响力;进一步当好“民间智库”,积极贡献智慧;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部署中国职协近期重点工作时,耿文清会长强调要认真做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做好服务,为会员单位办实事。
协同共进:凝聚合力破解行业难题
在座谈会上,安徽、广东、四川、贵州、深圳、福建、广西等地职协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协会的基本情况,分享了协会在服务会员、服务政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的特色经验和创新做法,分析了当前协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以下简称“广东职协”)会长欧真志在会上系统介绍了广东职协多年来的实践成果,包括师资培训体系创新、科技发明与创新大赛品牌打造、技能文化推广活动及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并强调服务会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协会一贯宗旨,广东职协将持续以“三个服务”为牵引,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和技能生态链建设注入更强动力。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会议为破解资源分散、标准不一等共性问题提供了实践路径,尤其在跨区域协作、行业标准互认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
创新探索:打造“四位一体”服务体系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代表,同时也是此次会议唯一受邀进行现场经验分享的市级职协,深圳市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以下简称“深圳职协”)秘书长樊玉林在交流中分享了服务大局的创新实践,并重点介绍了协会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构建“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政府、合作共赢”服务体系的经验。她表示:深圳职协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下的“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在数字化转型、湾区人才互认、新兴产业标准制定等领域持续探索,助力全国职业培训高质量发展。
以会促行:开启协同发展新篇
此次会议不仅是一场经验交流会,更是一次全国职业技能培训与评价类社团组织的能力共建行动。未来,深圳职协将在中国职协、广东省职协和市人社局的指导下,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助力完善全国职协联动机制,与各地职协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在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等领域携手探索新路径,为全国职业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深圳智慧”和“深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