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深港澳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创新与应用大赛 常见问题解答
问:大赛的基本信息是什么?
答:本届大赛是首届深港澳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创新与应用大赛,由深圳市人社局、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大赛以"创新驱动 产教赋能"为主题,设有实用技术创新、文化创意、揭榜领题三大类共六个组别。
问:谁能报名参赛?
答:欢迎三类群体参赛
1. 学生组:深港澳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团队≤5人(含项目负责人1人)+2名指导老师)(不计入团队成员人数)
2. 企事业组:在职员工/创业者/教师等(需提供在职证明(如社保 证明、劳动合同等),团队≤5人(含项目负责人1人))
3. 综合组:校企联合团队(需包含企业员工+院校师生)
问:如何报名参赛?
答:请通过大赛官网完成:
("https://sgz.szzx.org.cn/disttq/#/10009/teachers_login")
1. 注册账号并登录系统
2. 下载申报表、技术方案模板
3. 9月20日前提交完整材料包(含申报表、技术方案、作品实物展示、项目展示视频等)
问:比赛流程是怎样的?
答:分为三个阶段:
▶ 初赛(9月25日):线上材料评审
▶ 配套活动(9-12月):包含揭榜领题说明会、解决方案设计坊、技术路演提升班、技术成果展示、创投对接会等
▶ 决赛(11月中下旬):深圳城市职业学院现场路演(6分钟路演+4分钟答辩)
问: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答:必须提交材料包括:
1. 项目申报表(官网下载模板)
2. 技术方案文档(官网下载模板)
3. 作品实物照片/视频特别注意:所有电子文件需按"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格式命名
问:什么样的项目不能参赛?
答:请注意以下"五不"红线:
× 已获奖项目:在省级以上同类赛事获过三等奖及以上
× 法律风险项:涉及国家安全或违反现行法律法规
× 安全隐患项:可能危害人身或财产安全的项目
× 权属争议项: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
× 伦理问题项: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
问:如何确保项目原创性?
答:请做好三项准备:
1. 原创声明:在申报表中如实填写创作过程
2. 权属证明:如有专利/软著请附相关证书
3. 保密措施:核心机密可做出特别说明(组委会将签署保密协议)
问:参赛会影响我的知识产权吗?
答:关于权益保护您需要知道:
• 授权范围:仅授予主办方非商业宣传使用权
• 保护机制:评审专家均签署保密协议
• 特别提示:建议参赛前完成专利申请,参赛项目不得涉及任何权益纠纷,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知识产权纠纷。因知识产权问题引发的法律责任由参赛团队自行承担。
问:获奖有哪些好处?
答:
★ 奖金激励:最高2万元奖金(一等奖)
★ 人才发展:企业组冠军可申报"深圳工匠"培育计划
★ 创业支持:可申请最高500万元创业贷款
★ 成果转化:优先参与产业对接会和技术展览
★ 教师奖励:优秀指导教师奖可作为职称评审依据
★ 团队激励:获一等奖项目核心成员参加“深圳市技能菁英”“鹏城工匠”评选时,可作为业绩参考
问:作品有什么要求?
答:请注意六大核心标准:
✓ 创新性:需展示技术突破或工艺改进
✓ 实用性:要有可量化的实际成果
✓ 真实性:所有数据必须真实可靠
✓ 产业契合度:符合深圳"20+8"战略性产业发展方向
✓ 创新价值:在技术/工艺/产品方面有实质性突破
✓ 应用前景:能解决行业实际问题或创造市场价值
建议优先选择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等前沿领域项目
问:哪里可以获取培训支持?
答:大赛提供全程赋能:
• 9月21日:解决方案设计坊
• 10月中旬:技术路演提升班
• 11月中旬:技术成果展示会
• 12月上旬:创投对接会
问:比赛在哪里举行?
答:决赛地点: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深圳技师学院)(龙岗区)
注:如有变动将通过组委会官方通知
问:咨询渠道有哪些?
答:有疑问?找组委会老师!
随时call!
燕老师:18344020101
杨老师:0755-82998173 / 13602568606
陈老师:0755-82998177
网站系统咨询:谢工 82997978 / 13823136635
也可以扫码加入咨询群
温馨提示:
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20日,建议尽早完成材料提交,以避免网络拥堵。期待看到您的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