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2025年深圳技能大赛——档案数字化管理师职业技能竞赛收官

2025-10-24

10月17日,深圳市第十五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5年深圳技能大赛——档案数字化管理师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罗湖举行。本次竞赛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总工会、深圳市档案局、深圳市财政局共同主办,深圳市罗湖区档案局、深圳市罗湖区财政局、深圳市罗湖区档案馆、深圳市档案学会承办。


图片3.png

 

 

赛事共吸引了全市财务会计和档案领域465名职工报名参加,选手们来自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财务部门专业档案馆、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技术公司等,平均年龄36岁,年龄最小的21岁。经过初赛理论选拔,共65名选手进入决赛。


 图片5.png

 

 

决赛当天,选手按赛场提供的实操任务书以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完成电子会计资料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配置、电子会计资料在线归档、电子会计资料离线归档、电子会计档案接收与利用四个模块的实际操作,模拟企业真实业务场景,既检验选手对电子会计资料全流程管理能力,也考察其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片6.png



 

值得一提的是,选手们在比赛中的诸多实践与应用,提供了真实的需求反馈和优化方向,亦将反向推动整个档案数字化产业链在技术、产品和服务上的协同创新与升级。此次赛事作为推动行业规范的“加速器”,“以赛促学、以考促用”的模式,将抽象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最佳实践转化为具体、可衡量的操作标准,为各类企业提供了直观、权威的作业指导,有助于推动相关规范从“文本”走向“实践”。

 

场内比赛正酣,场外同样精彩,本次竞赛设置了互动区,通过展板向市民们普及有关电子档案、会计档案和档案数字化管理师等基本知识,“分类大挑战”和“转转知识堂”等趣味游戏,寓教于乐,让市民们一边玩一边涨知识,现场气氛热烈。

 


 

数字经济,浪潮奔涌,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各类会计凭证从纸质载体向数字载体转变,本次赛事的成功举办也映射出深圳“数字先锋城市”建设全面提速的当下,各行业领域对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是打通电子凭证全流程“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也是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的重要支撑。决赛当天,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艳,技能人才评价指导处二级调研员苏宝玲及承办单位相关领导出席大赛的启动仪式并莅临竞赛现场指导竞赛工作。


微信图片_20251024132446_372_86.jpg

 

 

按竞赛文件奖励办法,优胜选手将获得多种奖励,具体如下:

(一)奖项

本次竞赛按1∶2∶3的比例设置一、二、三等奖,获一、二、三等奖人数为决赛实际参赛人数的30%,对未获得一、二、三等奖但成绩排名在前50%的选手颁发优胜奖,当获奖人数计算结果出现小数时,按四舍五入法取整数计算获奖人数。

(二)认定“深圳市技术能手”

参赛选手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以下规定认定“深圳市技术能手”:决赛人数(指实际参赛人数,下同)在50人以上的,取前8名;决赛人数在40至49人之间的,取前4名;决赛人数在30至39人的,取前2名。已认定为“深圳市技术能手”的选手,不再重复认定。

(三)奖金

竞赛综合成绩排名前10名的选手由执委会颁发奖金,具体为:第1名,奖金10000元;第2名,奖金5000元;第3名,奖金2000元;第4至第8名,奖金各1000元;第9至第10名,奖金各800元,以上奖金均为税前金额。

(四)其他奖励

进入决赛的参赛选手可获得2025年度继续教育学分(学时)奖励,具体如下:

1.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获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的选手,视同完成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分,分别奖励40学分、30学分、20学分、10学分;其他进入决赛的选手,奖励5学分。

2.注册会计师。获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的选手,视同完成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学时,分别奖励40学时、30学时、20学时、10学时;其他进入决赛的选手,奖励5学时。

需要记录继续教育学时的注册会计师,须在决赛当天向工作人员提供注册会计师会员证书编号。

3.档案专业技术人员。获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的选手,视同完成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时,分别奖励40学时、30学时、20学时、10学时;其他进入决赛的选手,奖励5学时。

 

 

本次竞赛将有助于培养更多精通档案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财务会计行业和档案行业注入新动能,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深圳市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负责整个赛事的全程监督服务,跟踪承办单位赛事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对选手核对、赛场安排、赛题保密、登分统分、赛场秩序等进行监督,保障了赛事的公平、公正,期间无突发事件发生。